“来自中国的金鲳鱼,在中东市场零售价达到6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16元)/公斤,而且在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等市场上泸深投,需求度越来越大。”7月23日,来自中东地区的养殖企业代表表达了对中国金鲳鱼的高度认可。
当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渔业项目(GLOBEFISH)召开“金鲳鱼新兴市场线上交流会”。在会上,多国代表、国际机构、资深官员、专家学者及领军企业相互交流了全球各金鲳鱼市场的现状,为这一“黄金鱼”游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官员及GLOBEFISH项目负责人Shirlene Anthonysamy女士特别指出,金鲳鱼不仅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易消化,其海水养殖模式更符合健康、可持续的消费趋势。作为一种富含优质蛋白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金鲳鱼为人类提供了健康饮食的优选,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海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裁 Mohamed Razali Mohamed先生在《阿联酋市场对金鲳鱼的需求》报告中指出金鲳鱼在阿联酋及中东市场的巨大机遇。目前,中东的金鲳鱼主要来自印尼、中国和越南,零售价为60迪拉姆/公斤,批发价24-30迪拉姆/公斤,预估月销量3-4吨。
他指出,中东海鲜市场价值已接近800亿迪拉姆且增长迅速,其中,阿联酋鱼类需求年增速高达8%。近年来,金鲳鱼在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等地越来越受欢迎,在中东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鱼类贸易与市场专家Fatima Ferdouse女士在《东南亚市场对金鲳鱼的需求》报告中提到,金鲳鱼备受东南亚关注,目前东南亚金鲳鱼零售价约10.95美元/公斤,冷冻进口产品已成功进入当地及传统餐饮市场,其烹饪方式多样化使得消费场景不断拓宽,甚至在烧烤店可见其身影,如烤鱼等菜品。她认为,当地消费者高度关注鱼类的营养价值和价格,“金鲳鱼营养丰富,只要确保品质优良、定价合理且供应稳定,就有巨大潜力。”
泸深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殿昌指出,金鲳鱼作为适养深远海品种的优势,包括抗洋流、利用大养殖空间、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能进行冷冻保鲜和加工等,并分享了在育种、养殖模式、营养需求、病害防控、加工技术等领域的成果,呼吁金鲳鱼大产业聚焦全产业链,在突破性品种、安全智能网箱、高效养殖模式、绿色营养、食品加工流通等方面凝聚行动合力,以系统思维织密协同网络,助力金鲳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海涛从企业实践出发,剖析了金鲳鱼产业在“种”、“养”、“加工流通”各环节现状,并分享了恒兴作为国内金鲳鱼产业标杆企业所书写的“中国范本”,包括建设金鲳鱼为主的海水鱼品种选育基地、定制专用营养饲料、制定养殖标准、升级养殖装备(如HDPE网箱、桁架式平台“恒燚1号”、工船“湛江湾1号”)、维护养殖安全、推行订单式养殖和回收、国内和国际市场推广的经验做法。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指出,近年来,国内金鲳鱼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金鲳鱼首次超越大黄鱼成为全国第一大海水鱼养殖品种。金鲳鱼国内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海外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崛起。此次“金鲳鱼新兴市场线上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产业搭建了高效的全球信息互通平台,也让中国金鲳鱼的“出海”之路更加清晰。未来,随着品种选育持续优化、养殖模式升级、市场宣传加码,这条身价不菲、潜力无限的“黄金鱼”还将登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绽放光彩。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来源:南方农村报泸深投
富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