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公布,2025年上半年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1567.1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同花顺配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从目前已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各区的GDP来看,龙华区的“成绩单”表现优异,这得益于其紧紧抓住产业、消费、投资三大发展内核,打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张王牌”。
构建完整富有竞争力产业结构 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建区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在产业发展方面,龙华区持续优化和升级“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构建更加完整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一是工业生产加力提速。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111.80亿元,实现建区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二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今年上半年,龙华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七成,不仅体现区内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也凸显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三是数字经济做细做强。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区,今年上半年,龙华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圳(龙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已全面升级至2.0版本,并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优秀公共服务平台榜单,吸引了超过3500家工业企业入驻。同时,编制了网络与通信产业、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操作规程,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并与中国联通、富士康等14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业园区揭牌,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等进行战略合作签约。有序推进能源科技城、国际医疗器械城、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深能源鹭湖产业园开发建设。
此外,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全球首个深圳(龙华—米兰)时尚经贸合作办事处揭牌成立,时尚周全球品牌官网正式上线,助力中国品牌深度融入国际时尚产业链。新增低空经济企业22家,尚飞航空、鸢飞数图等企业纷纷落地龙华,推动行业总产值(营收)增长14%。低空经济大模型(深圳)组委会的正式揭牌,标志着龙华区在新兴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此外,深圳移动在龙华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经济“精品网络+精品场景”示范区,为深圳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7%
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在龙华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有力发挥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介绍,今年上半年,在内需层面,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关于进出口,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1.2%。
在经济稳增长大局中,消费一端连着民生福祉与预期,另一端连着企业投资与利润。上半年,龙华区以多种形式不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激活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房地产市场企稳向好。上半年同花顺配资,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79.88万平方米,增速全市第一。4月12日,红山板块的恒壹·红山华府项目开盘90分钟即告售罄,184套房源全线飘红,创下2025年深圳住宅龙华市场首个“日光”纪录。
新型消费快速发展。龙华超级商圈通过“商圈+赛事”“商圈+节庆”的创新融合模式,有效激活了新型消费潜力。例如,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带动壹方天地单日客流达到26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300万元;天猫优品旗舰店开业引入了格力等超过30家一线品牌,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家电零售的新模式。此外,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经济“双精品”示范区落地龙华壹方天地商圈,标志着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引领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龙华区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有效激发了市民“焕新”消费热情。数据显示,上半年,龙华区部分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4.7%、13.0%。5月30日,龙华区推出2025年第一轮汽车补贴政策,截至7月28日,共计申请购车数量11913辆,拉动汽车零售直接消费超25.6亿元。
龙华区还打造文旅消费新范式。龙华区持续以“产业生态、政策扶持、重大项目”三位一体为抓手,依托“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大漠大无人机编队、云鲸视觉等数字企业,在文博会等平台构建沉浸式场景。引进全球顶级IP“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夜游项目,并联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开发“文化+科技+旅游”新模式,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全区拥有17个区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8个,吸引水立方、微短剧基地等优质项目入驻。通过串联观澜古墟数字化展馆、上围艺术村等资源,形成了一个“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磁场。以科技破壁、IP造浪重塑文旅范式,龙华区正在着力打造“可触、可玩、可去”的文旅新生态,推动“流量”变“留量”,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高地。
投资和出口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龙华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加速推进产业空间的拓展与优化。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上半年,龙华区在重点领域方面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9%,较一季度提升3.5个百分点。“两重”建设项目持续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7%。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达107.7%。此外,民生领域投资也表现出色,运输、邮电、仓储行业投资增长97.2%,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和民生改善。
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2025年1月-6月,龙华区外贸进出口2255.9亿元,其中进口额794.4亿元,增长8.7%。值得一提的是,6月单月进口149亿元,增长34.8%,高于全市增速3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展现了龙华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
观察:从三年的数据看龙华经济发展韧性
2023 年,龙华区全年生产总值首度突破 3000 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4 年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 1478.53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6.2%,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5 年上半年,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再创新高,达到 1567.11 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 6.2%,这一增速不仅稳健,更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从重点片区内各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业园区成功揭牌,产业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从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点燃全城热情、带动商圈客流激增,到全球顶流 IP “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 夜游项目落户龙华,消费市场活力四射;从米兰双城时尚周上的精彩亮相闪耀欧洲,到 “双联出海” 行动率先在 10 个国家布点设站,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龙华区今年上半年这份亮眼的 “成绩单” 中,发展动能无处不在:产业不断跃升、制造业向强迈进、发展空间持续拓展、消费业态推陈出新、对外开放加速推进,整个城区发展热潮涌动,活力澎湃。
除了产业、消费、投资这三大发展核心动力,龙华区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关键 “密码”,还蕴藏在企业强大的创新力之中。
今年以来,龙华区持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更为完善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上半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5%。其中,重点高技术领域产品产量大幅提升,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33.3%、26.9%、24.9%。上半年,全区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7.7%,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6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67件,显示出区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强大实力和持续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连续9年位列全市前三。专精特新“小巨人”增至138家,创新梯队日益壮大。各类梯度认定和申报数量均取得新进展:重点“小巨人”新增17家,位列全市第三;专精特新“小巨人”新申报268家,位列全市第二;创中小新申报1054家,位列全市第一。此外,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龙华区6家企业拟获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拟获奖企业数居全市第三,龙华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龙华区“全链条”式“育苗”,实现全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三。其中,3D打印研发制造商创想三维上榜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斩获中国工业界“奥斯卡”三大奖项;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乐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榜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此外,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梦溪”新能源电池AI分容系统获ICDE 2025最佳系统演示奖,成为全球首个攻克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容量预测的稳定系统,彰显了区内科研机构在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张小玲同花顺配资
富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