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自动装置,它就像是电网的 “最后一道防线” ,能在系统出现严重功率失衡时,通过快速、精准地切除部分负荷,防止事故扩大道正网,避免造成大面积停电。项目咨询:17366300015
低频低压减载屏
主要功能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频减载 (UFLS - 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当系统因有功功率缺额(如大机组跳闸)导致频率下降时,装置会按预设的轮次切除负荷。其频率动作范围通常按基本轮+紧急轮+特殊轮模式分级,首轮整定值一般为48.0-49.5Hz,末级整定值不低于46.0-46.5Hz,级差约为0.3-0.5Hz。这样可以阻止频率进一步下降,并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如50Hz±0.5Hz)
展开剩余79%2.低压减载 (UVLS - Under Voltage Load Shedding):当系统因无功功率缺额(如无功补偿设备故障或短路)导致电压持续下降时,装置会按预设的轮次切除负荷。这能有效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维持系统电压稳定
3.防误动与闭锁功能:装置配备了多重闭锁逻辑以提高可靠性,主要包括低电压闭锁、低电流闭锁、频率滑差闭锁(df/dt)和电压变化率闭锁(du/dt),以防止在短路故障、负荷反馈(如电动机反馈)等异常情况下误动作。此外,还有PT(电压互感器)断线检测和闭锁功能,避免因测量回路故障导致误判。
4.事件记录与通信:装置能详细记录动作时间、切除的负荷量、故障类型等事件和数据,并支持通过RS485、IEC 61850、MODBUS等通信规约与上级监控系统或调度中心交互,便于事后分析和远程管理。
5.自适应与加速切负荷:现代装置可根据频率下降速率(df/dt)或电压下降速率(du/dt)判断功率缺额的严重程度,加速切除后续轮次的负荷,以更快地遏制频率或电压的下降趋势。
控制原理道正网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的控制逻辑是一个分层、分轮次的决策过程,其核心原理可概括为 “实时监测、分级判断、延时闭锁、按轮切除”。
1.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实时采集电网的三相电压、电流,并计算出系统频率、电压幅值及其变化率(df/dt, du/dt)等关键参数。
2.判断与闭锁:
•监测数据会与预先整定好的多轮频率和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在判断是否出口动作前,装置会先启动闭锁逻辑。例如,若检测到频率或电压瞬间骤降(变化率超过闭锁定值),会判断可能是短路故障而非真正的功率缺额,从而闭锁出口,防止误动。
•PT断线检测也会闭锁相应的低压减载功能。
3.延时与出口:
•当某个轮次的频率或电压值持续超过整定阈值,并且闭锁条件未满足时,装置会启动该轮次的计时器(延时通常可整定,如0.2s-0.5s)。
•延时结束后若异常状态仍持续,装置则发出跳闸命令,驱动出口继电器道正网,切断该轮次预设的负荷线路。
•轮次设置遵循“先少后多”的原则,前几轮(基本轮) 动作较快,切除量较少,以应对轻微的功率缺额。后几轮(特殊轮/紧急轮) 动作门槛更低,切除量更大,用于应对严重的功率缺额。
4.自适应与协调:高级装置具备自适应功能。例如,在短路故障切除后,若电压未能完全恢复,装置能快速解除闭锁并执行减载。部分装置还可根据df/dt或du/dt在切第一轮时就加速切第二、三轮,以更快制止频率或电压的下降。
低频低压减载屏装置组屏(2260 * 800 * 600)的构成。其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组件类型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是核心测控装置。是柜子的“大脑”。负责信号采集、逻辑计算、发出跳闸指令。通常包含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功能。有时可能由一台综合装置或两台独立装置实现。
出口继电器组件
接收核心装置的指令,直接驱动断路器的跳闸回路。每台核心装置会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对应不同的轮次和出线。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采集断路器位置、隔离刀闸状态等开关量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
空气开关(空开)与端子排
空开:为屏内设备提供电源分配和保护。 端子排:连接屏柜内外二次电缆的核心,确保接线清晰、可靠。
通信管理单元 (可选)
负责将装置数据转换成标准规约(如IEC 61850、104等),与变电站监控系统或调度中心通信。
柜体及辅助结构标准PK-10柜体:尺寸为2260 * 800 * 600mm。 其它:包括照明灯、风扇、线槽、接地铜排等辅助设施。
此屏柜主要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或大型工业用户的配电系统中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集中安装和配置,实现对多条馈线负荷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电网安全。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自动装置。它通过实时监测系统频率和电压道正网,在异常时按照预设的多轮次策略精准切除负荷,并配备完善的闭锁逻辑防止误动。其组屏实现了这些功能的集成化、标准化和可靠部署。
发布于:湖北省富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